抖音刚火起来那会儿,就有朋友建议我开个号:“抖音短视频加知识科普,有没有搞头?”,理由很简单,视频利于生动表达,当时抖音有很大的流量分发红利,简直美滋滋。
然而我的内心十分抗拒:抖音 + 知识科普?多么不沾边的两个词?!我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一幅诡异的画面:
这是电影《少林足球》里的一幕。
“大力金刚腿”阿星穷困潦倒,却一心想把少林功夫发扬光大,拉着“铁头功”的大师兄搞起了“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”,结果一顿唱跳下来,“铁头功”被敲断了腿,“金刚腿”被砸破了头。
在我以前的认知里,“抖音+知识科普”大概就和 “少林功夫+唱歌跳舞”一样不靠谱。
想想,刷抖音本就是在工作之余图个头脑放松,结果你正刷着漂亮小姐姐,忽然蹦出一个“图解·单变量微积分”,一股被高数统治的恐惧瞬间笼罩心头,于是你……
这就好比吃“非油炸更健康”的方便面 —— 我™都吃方便面了,还管你健不健康?潜台词:我都刷抖音了,你还让我学习?
我当即断定,在抖音上做知识类内容肯定没搞头,因为用户不会买账。
然后,啪的一声,我就被打脸了。
大概从 2018下半年开始,抖音慢慢涌进来一些“奇奇怪怪”的号,比如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官方抖音号“神奇实验室”,比如“果壳网”,再比如专门讲物理的“物理雷老师”
为了走遍天下都不怕,大家竟然真愿意在抖音上学习数理化。作为一个科普作者,我擦去不争气的泪水,又流下了争气的泪水……